易游娱乐 易游体育 YY易游

5万易游娱乐城- YY易游体育官方网站- 体育APP贵州农民宁夏种菜销往大湾区

发布时间:2025-09-11 05:28:32  浏览:

  易游体育,易游体育官网,易游体育平台,YY易游,YY易游体育官网,易游体育网址,易游体育入口,易游体育注册,易游体育下载,易游体育app,易游体育app下载,易游app,易游官方网站,易游娱乐

5万易游娱乐城- YY易游体育官方网站- 易游体育APP贵州农民宁夏种菜销往大湾区

  8月11日上午10时许,杨起龙师傅开着17米长的冷藏车载着22吨菜心驶出宁夏吴忠市富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门口,大约30个小时后这些菜心将抵达广州。

  宁夏平原是粤港澳大湾区的“菜篮子”。在当地蔬菜基地的务工人员中,5万多贵州农民约占总数的80%。他们大多数来自曾经苦甲天下的麻山片区,如今过上了有房有车的生活。

  广东菜心何以变成宁夏菜心?贵州菜农是如何进入并主导这个行业的?为什么他们能在最传统也被认为赚不到钱的农业领域逆转命运?

  大约从1993年起,紫云自治县少数农民南下广东进入蔬菜种植行业,随后通过亲友邻里等纽带关系扩大到4万多人。

  他们大部分来自猴场、宗地、大营、四大寨等麻山片区的乡镇。麻山曾经是贫穷的代名词。贵阳市年轻的税务干部周宁至今记得,小时候外公吓唬她,“不听话就送去麻山”。

  麻山可谓另一个“西海固”。1990年,西海固人均纯收入237.1元,人均生产粮食544.3斤。1992年,麻山人均纯收入仅188.3元,人均粮食仅367.2斤。

  一份调查报告表明:1992年,宗地乡没通电,许多村民只能赶在天黑前吃饭;村组不通公路,相当一部分村民一生到过的最大最热闹的地方就是乡政府;一户人家的新婚洞房,除了象征喜庆的红色线毯外,只有一床棉被和谷草。四大寨乡绝大部分农户住茅草房,许多人家连床等基本生活用具都没有,有的大半年吃不上盐。

  盼电,盼路,盼工作,他们盼望一切摆脱贫困的机会。当时,进沿海工厂不容易,要有门路,对文化和普通话也有要求。为了逃离贫穷,他们一头撞入最辛苦的种菜行业。

  宗地村党支部原副书记陈万华最近去世。他生前告诉记者,2005年辞职去广东惠州市种菜,月薪1800元,当时村干部一年补助才100多元。村里太穷,饭都不够吃。“作为村支书,不改变不行,只好出去打工找路子。”

  陈万华先后两次带了约60个村民出去。村民都来自最贫穷的苗寨,别说路费,连像样的衣服都没有。陈万华出面找农村信用社的周杰贷款。“有个姑娘脏得满头虱子,我老婆帮她洗头,衣服也是临时给她买的,在安顺车站厕所换的衣服。”

  瘦小的周杰也在找出路,在当地完不成揽储等任务,被迫到广东追寻菜农行踪。此举无意中开创了“服务跟着农民走”的做法,后来推广到贵州籍农民工较集中的12个省市。

  紫云农民与菜心结缘是偶然的,扎根种菜行业却是必然的。他们特别能吃苦,哪怕一天工作12个小时,同时还能掌握种、管、收、包等环节的标准化要求。以割菜为例,长度13至15厘米,不能超长,也不能过短,还要按大中小分别码放。“紫云菜农”成为一张醒目的劳务品牌。

  广东菜心是粤港澳居民的心头好。如今,人们一年到头都能吃到菜心,而且不是反季节种植的大棚蔬菜。这是为什么呢?

  广东菜心怕湿忌涝,既要长日照又不能太热。广东夏天太热,加上受气候变暖趋势影响,适合种植菜心的区域日益压缩。大约在本世纪初,号称“岭南第一蔬”的广东菜心越过南岭一路北上。

  然而,合适的种植区不好找。北京、河北、河南等北方地区的夏天气温太高且雨水较多,云南、湖北等南方地区的夏天雨水也较多,尽管大棚可以解决雨水的麻烦但温度高。

  2006年,一位港商在宁夏旅游时发现当地气候很适合种植广东菜心,于是投资建设5000亩蔬菜基地。如今,宁夏菜心产业已形成规模化,种植面积达27万亩,销售额超过36亿元。

  猴场镇打啷村村民杨再学于1995年跟着舅舅来到广东从化种菜,后来又陆续转战河北、广东、宁夏和河南等地。“跟着气候走,哪里种出来的口感好就去哪里。宁夏气温反差大,种出来的口感和颜色都比其他任何地方好。”

  宁夏平原成了贵州菜农的第二故乡。他们从石漠化严重的麻山来到“西海固”门口种菜,最近的菜地离西吉县仅200多公里。咫尺天涯,两个曾经苦甲天下的群体,意外相逢,彼此守望。

  在永宁县李俊镇荀家庄的菜地上,岑仕祥将3岁的儿子放在遮阳伞下的菜筐里,自己弓着背每天重复5000次以上的割菜动作。和故乡一望无际的山不同,在这里,只有地平线尽头五六十公里之遥的贺兰山默默陪伴着他们。

  从贵州紫云到广东惠州,约1100公里;从广东惠州到宁夏银川,约2200公里;从紫云到银川,约1700公里;从银川到云南文山,约2200公里……

  千里万里,风里雨里,这群菜农30多年始终坚持一件事,为大湾区等全国人民种好一棵广东菜心。

  麻山菜农生活得到巨大改善。宗地村约100人在宁夏、云南、河南等地种菜,自建房基本上三层,大都是别墅风格,80%左右买了车。

  紫云农商行外派工作服务组组长李川长期在宁夏为贵州菜农提供流动金融服务。他说,普通蔬菜工月收入七八千元,一对菜农夫妻一年下来除开销外能存下来10万元左右。

  他们10多年前坐绿皮火车去宁夏,后来坐飞机,最近几年纷纷买车。据了解,各菜场工人购买私家车比例在50%至80%之间。

  杨再学一边泡茶一边语带自豪地说:“至少生活有房有车,宗地、四大寨、猴场路边房子大都是种菜带动的。很多人家四五口,一个月就算人均5000元就2万多元。年初坐车出去,年底开车回来。现在汽车站都要倒闭喽,农民都开车了。”

  紫云菜农买车建房和城里人贷款消费模式很相似。深圳市双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宁夏基地总管魏消说,宁夏气候稳定,蔬菜生产稳定,工人收入也就很稳定。很多人就在宁夏买车,每月偿还车贷。同样,即使现金不够也可以赊账在老家建房,边赚边还。

  “芝麻开花节节高”,对魏消来说,这不是祝福而是写实。他初中没毕业就因家贫而外出打工,2009年来到宁夏,20来岁就被提升为大师傅,26岁在老家镇上买地皮建了价值60多万元的房子,27岁当上总管,如今在公司持有股份。

  这群麻山农民自力更生,凭技能闯出一片天地,搏出精彩世界。谁能想到30年前他们还在为温饱问题发愁?

  某种程度上,广东菜心产业的大迁徙之路是一条区域平衡发展的轨迹,也是一条先富带后富的轨迹。

  菜心种植行业起初以香港老板为主,市场也以供港为主,种植地以广东为主。后来,为香港老板管理的广东人员掌握技术后成长为老板,管理岗位和普通工人的工作则转移到贵州等地农民手上。

  近几年,贵州菜农陆续开始创业。目前,紫云籍菜农创业者有五六十人,管理者有一两百人。

  第二代“90后”菜农尤其令人感佩,他们出生时麻山还处于苦甲天下的状态,十几岁就在菜地里摸爬滚打,30岁左右创业。这些含着黄连出生的人啊,竟在最辛苦的行业种出甜蜜的生活。

  福顺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韦小忠是苗族人,生于1993年。他15岁开始种菜,担任主管的十几年期间从未亏损,投资方伸出入股的橄榄枝。2024年,韦小忠决定自主创业,在银川承包2000亩土地,在贵州也有两个上千亩的基地,目前公司已投入2000多万元。

  富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谢云松14岁就跟随父母外出种菜,24岁就管理上万人。2019年,28岁的谢云松开始创业。尽管刚创业就遇到疫情,但公司年均利润仍达到1500万元。目前,公司的种植基地在宁夏有7500多亩,加上河南、湖北、广东、云南等地超过1万亩,年营业收入过亿元,跻身行业内前三。

  他们冲出了麻山,还惦念着麻山和父老乡亲。谢云松说:“一开始格局也比较小,只是想让自己的家人亲友过得好一点。做大了,就想带领父老乡亲一起致富。”杨再学已过天命之年,2017年首次创业亏了100多万元,2020年再度创业成功了,两年前回到老家承包上千亩地。“解决村里人的就业,减少留守儿童的问题。”

  目前,在宁夏平原蔬菜行业的投资者中,港粤占60%至70%,贵州约15%至20%。现代农业种植已成为技术含量较高和资金密集的行业。1000亩菜地总投资1000万元左右,即使有前期投入,再扩建1000亩地也要300万元以上。他们的创业故事令来访者咋舌。

  都说贵州菜农崛起是因为特别能吃苦,可是,魏消不这样看。他说,出来打工的谁不能吃苦?是啊,同样种菜,同样吃苦,为什么不同地方不同时期有不同回报?他们不约而同地提到一个现象——现在干得比过去少了但是挣得更多了。

  2010年以前,整地也好,挖渠也好,打农药也好,全靠人工。如今,只有割菜这件事依赖人工。菜的长度和大小都有讲究,机器无法完成。

  “现在农业也不像以前那么辛苦了。”谢云松说,“刚来时人工打农药,大概六七年前使用打农药机,三年前大量使用大疆无人机。拖拉机翻地,一天干的活比以前100个人还快。”

  魏消说:“离不开国家的发展。有先进的机械,运输畅通了,走上了现代农业的路子,所以干得少了挣得却更多了。”

  银川至广州的高速公路未完全贯通时,广东菜心搭载飞机价格比牛肉还贵;如果汽车运输要4天,运输费用高,蔬菜损耗大。

  如今,全国高速公路形成网络,有冷链物流保鲜,30个小时内就从宁夏直达珠三角。一箱30斤的蔬菜,运费从2009年的25元降到12元,总成本从100元降到75元。快则两天,慢则四五天,新鲜的菜心就能到达消费者手里。

  大湾区人的广东菜心是贵州人在宁夏种的。这种空间组合的奇迹,是中国发展红利在一棵广东菜心上的完美展示,也是大湾区拉动昔日贫瘠之地走上致富路的缩影。

  这群平凡的麻山农民不等不靠不要,在异乡埋头苦干,仅一代人就从赤贫状态跨入小康生活。他们的故事令人流泪,以前多么心酸,如今就多么激动。令人感慨不已的是,他们没说靠自己逆天改命,却说离不开国家的发展。这又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境界?(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肖郎平)

  宁夏平原是粤港澳大湾区的“菜篮子”。在当地蔬菜基地的务工人员中,5万多贵州农民约占总数的80%。